AI的小思考


  提到AI,总不免谈到替代人类的工作,俗称“抢饭碗”。有一些人是畏惧,畏惧自己的工作保不住,畏惧机器学习的速度远大于人类,畏惧AI一旦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们敌不过或是没有制约的良方。有些人是担心,担心我们接触人工智能(包括现在的一些智能设备)多了之后会对自身产生不良后果。说退化的也好,说影响健康的也罢总之是担忧大于支持。有些人是持观望态度,就像前几个月AlpahGO战li一样,那个机器赢了几局又能怎样?面对人类的思想灵活和多变,它顶多就能学习有限的东西,而且还不一定派的上用处,任其发展,只要做出我觉得好用的东西就行了(不管是哪个公司或什么样的组织)。
  对于上面说的第一种,我管这叫“瓶颈中的水垢”,堵在快速发展的路口。第二种是“水桶中的青蛙”,抬头看到圆的,蓝的以为自己就是在井中,况且水的高度又是由自己掌握。而第三种可能也是大多数人都持有的观点,“河水中的木筏”,自己的流向由河水和上面的船帆决定,而撞石头这种随机事件是由自己承受的。以上几种观点在下面都有我自己的看法。
  人类史上每一次科技革新难免会出现一波或几波失业潮。过去的几次工业革命如此,以后应该也会在所难免。一部分劳动密集型(,重复性的工作由机器替代不可避免,同时会把人类的双手从工作中解放出来。第一:我们在有预见性的对待自己工作的同时,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就是传感器已经伸向了各个领域。有人也许会说,中国人口那么多,政府为了减少失业一定会谨慎对待发展AI的。然而我觉得一定不会,我们在芯片产业,操作系统已经落后国外了,再不发展恐怕只有更被动。其次,中国老龄化慢慢到来,在“老有所依”的传统文化中老有所值即有自我实现的价值变得更加重要,精神文化的发展也许会带动一大批第三产业,要想让AI来代替至少现在还不可能,以后5—10年感觉也不太有可能。再其次对于基础研发的投入应该还会增加。第二:我觉得最应该担心的到不是机器抢走我们的工作而是在为我们服务的同时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坏的影响,即我在开始提到的第二点。
  几个月前看到个文,脑洞大开说的是如果人类进化成什么样才不害怕被车撞,几个艺术家和科学家合作鼓捣出一货,没有脖子,头和身体连在一起,凡是容易碰破皮的地方有超厚的脂肪。如果论体型,估计减肥药厂该倒闭了。就是这么一个家伙,不知是常被车撞才进化成这样还是因为自己其他需求变成这样。觉得这货只是个噱头,但其反映出的我们的发展方向却很值得思考。前面提到的“担心”也并非无根据:“进化”这个词既体现在时间上又体现在空间上,达哥还没有说什么,不懂。然而只从个人来说,思考方式应该也有一点点是由你的生活方式,环境决定的(双向影响),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对你做事会产生影响。长此以往定会渗透到你的生活,可以说和生活息息相关。例子就不举了。当被作为工具来使用的科技产品既是自己的需求又是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产品的质量(这里更侧重于体验(不是用户体验而是产品体验))也应该是产品本身应具有的属性。即有双向影响。所以我一直认为,单方面的“人机交互”对个人意义不大。只是工具。工具可以说是最好的发明,但工具的定义不能不变。前几天的新闻Facebook,Amazon,GoogleAlphabet,IBM,Microsoft宣布缔结新的AI伙伴关系,进行研究和推广最佳做法。然而观望只能被别人推的更远,推到该去的地方。
  忘了上次练笔是什么时候了,大概有杀猪刀那么久了吧。
本篇只代表个人观点,与非个人无关。
2016.10.02晚

注释:(劳动密集型:劳动密集型(Labour-intensive)为生产一定产量所必须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劳动投入的比例高于其它生产要素比例的产业。如轻纺工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这些产业占用资金少,设备的技术程度低,容纳劳动力较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或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或者在新的物质技术上形成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文章作者: xiangyi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xiangyi !
评论
 上一篇
关于QW-PR的一部分总结 关于QW-PR的一部分总结
Qt+Windows-Plate Recognition 前言:  车牌识别系统是现代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用十分广泛并随着技术的发展日趋完善。它是以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为基础,对摄
2017-10-13
本篇 
AI的小思考 AI的小思考
  提到AI,总不免谈到替代人类的工作,俗称“抢饭碗”。有一些人是畏惧,畏惧自己的工作保不住,畏惧机器学习的速度远大于人类,畏惧AI一旦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们敌不过或是没有制约的良方。有些人是担心,担心我们接触人工智能(包括
2016-10-02
  目录